2012年5月31日

Dodici Gara

Colors: matte black, shiny green and shiny red Sizes (in cm): 47, 49, 51, 53, 55, 57, 59 and 61. Headset: external 1 1/8 Bottom bracket: 68mm, English threaded bottom bracket. Chain stay length: 420mm Tire clearance: 700X28

2012年5月22日

終極快遞野貓賽

布雷克單車快遞即將在2012/06/16華山藝文中心舉辦"終極快遞野貓賽"
報名費150元,裡面包含24小時意外險!
這次野貓賽前10名皆有獎品,獎品將會陸續公佈!
不限車種皆能參加!

Black Messenger布雷克單車快遞"粉絲團

Bike frame storage by Yeongkeun Jeong

Bike frame storage by Yeongkeun Jeong


Bike frame storage by Yeongkeun Jeong
Yeongkeun Jeong

news

LOOP x LOW

Andrew showed me these photos when I was visiting him in SF and LOOP
Dan Chabs made the cover

The Colossi Manero

"The Colossi Manero

Alonso and His Leader Track

Leader
 Mianzi Rei

Mianzi Rei  AURORA Collective

Helltrust Mini BMX
mini bike edit
Helltrust
Helltrust Mini BMX.

Lay In Wait

Photo credit: Brenton Salo

Josh Boothby Works Weekends




Matt Lingo and Josh Boothby had one helluva busy weekend doing multiple Reciprocity Failure.

Marco’s Rigi Pista


See more photos @ Pescara Fixed.

Expressions


possible by Michael Chacon
Photo credit: Yuzo Hayashi

2012年5月21日

Wonder

台北我最高 猛哥 Wonder 最近開始練習拍肩膀了 如果看到他 肩膀都黑黑的不要懷疑 那是輪胎用的 讚!

Go Cycling Kit

Go Cycling Kit
 the bag($95)

2012年5月18日

14bike ted james - super ted

好久沒看到 14bike翹鬍子阿伯 ted james 出來ㄠ水平了  super ted 其實對fgfs貢獻良多 而且本身還蠻會騎車的 早期charge時代他就開始改造車台 雖然14bike感覺好像聲勢漸弱 也可能是因為單價都偏高 有些東西還要等.等原因.. 也傳說好像快倒閉還是已經倒閉 沒去研究, 不過 super ted 確實對fgfs貢獻不少 ,相較於另外一位也是大鬍子的阿伯 江寶力  相比 ...  江寶力 感覺只想 多多增加 收取廣告費用  .到處玩耍拍照.   super ted 營養多了.  
早期有去日本 或是看到他們到日本玩的影片就可以知道他們是多熱血. 台灣也是因為那一波熱潮 大家開始練了一陣子車, 開始有人會倒退  豚跳轉把 技術水平從那時候才開始進步的.

來回顧一下14bike 當時我覺得精彩的車台  記的是2010年就搞出 可以裝2.3車胎的 壓縮fgfs  也看一下super ted ㄠ個水平
super ted

底下 不是合成
14bikeco

Meanwhile in Hainan, China

該下台的就快下台 台灣需要新的建設



Via Freshhome.

2012年5月15日

2012年5月14日

BB17 TRANSFER RAW FINISH 53cm BIKE CHECK

國內單速車專賣店 BREAKBRAKE 17 推出競輪樣式 fixed gear
張相片

BB17′s blog

Kagero bike Check

最近 很多人都競輪了, 玩招的人一個一個消失 
Frameset: Kagero (55cm) Headset: FSA IS-2 w/Chris King Spacers Handlebar: Syntace Stratos 4 00 (26.0mm/380mm) Stem: Thomson Elite (25.4mm/90mm/15º) Seatpost: Thomson Elite (31.6mm/287mm) Saddle: Selle Italia SLR XP Seat Collar: Thomson Elite (34.9mm) Cranks: Sugino 75 (165mm) Bottom Bracket: Sugino 75 Chainring: Sugino 75 (144BCD/47T) Chain: D.I.D. Racing Pro Pedals: Time ATAC MTB Hubs: Phil Wood Low-Flange Track (32H/Single-Sided Fixed) Cog: Euro-Asia Imports Super Star (17T) Spokes: DT Swiss Competition Nipples: DT Swiss Alloy Rims: H Plus Son Archetype (700c/32H) Front Tire: Continental Grand Prix 4000S (700 x 23c) Rear Tires: Continental Super Sport Plus (700 x 25c) Tubes: Continental Race 700 (48mm Valve) Photo credit: Brenton Salo

SNDTRCK: Matt Montoya


Thomas from SOUNDTRACK Paris shot me over this photo he took of Matt Montoya during his visit in California for the Red Bull Ride + Style event.

Bmore Fixed: Christina’s Skatepark Jam Session

母的喔!

Christina Panteliodis doing a solo session @ the skatepark. Keith Teket of Bmore Fixed snapped some shots of Christina nailing all her tricks... HERE!

Photos of the day


作者 Numerius

image from...HERE!

Audi e-bike uses a smartphone for it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近年玩單車似乎已成為一種潮流,不少人不但會經常在工餘與同事或朋友踏單車運動至夜深,還要一起研究如何改裝自己的單車,令它跑得更快更順。最近德 國的汽車製造商 Audi 似乎也想加入單車品牌戰團,在奧地利發表了一款智能單車設計原型,它採用了智能手機作為單車的電子控制系統,它擁有五種踏單車模式,令大家踏單車時更享受 更智能化的樂趣。不過這款單車仍未量產,而且售價及何時推出也未有公佈(不過小編相信一定不會便宜……)。

說回單車本身,它擁有十分輕的重量,只有 24 磅,而且採用了碳纖維增強複合物料製造車架,加上較低的重心設計,令單車既堅固又敏捷。至於兩個車輪方面,尺寸為 26 吋,物料亦與車架相同,更加入了 Audi ultra blade 設計,令腳踏造成的能量獲得最大程度的優化。而且,它是屬於電子單車,擁有 2,300 瓦的小型發電機,可為後輪提供動力,而且每次只須最多 2.5 小時就可以完全充電,十分快速。Audi 表示,這款電子單車十分適合長時間踏騎,而且電池亦可以拆出換上另一枚,十分方便。一切看起來也十分完美,但當真正使用時效果又如何呢?這相信就要等待它 正式推出時才知「龍與鳳」了。


影片here!
unwire.hk

BPF 花蓮行程

BPF 又要去花蓮了  由Steven 規劃安排行程
也歡迎 每一個人 只要想參加都可以參加
預定日期 6/30 -7/1
想要參加的朋友 可以電話與  steven 報名 0911-012198
或是鎖定 Steven Facebook 或是這邊會公佈  

2012年5月13日

Brian Lopes 起跳圖示

以下文章 翻譯解釋由 台北大車魔王andrew 註解


這個起跳比較圖是從車手Brian Lopes 的教學中取出 上面是土坡噴高的飛法 起跳時 要用全身的力量放在後輪預壓起跳 快要到起跳頂端的時候雙手順勢向上抽 雙腳一口氣對起跳頂端Pump (推) 出去 就可以飛高高 輕飄飄 速度跟Pump 的力道會決定飛的高度 雙手抽車 跟身體Pump的角度 會決定飛行的軌道 這種飛法會大幅度失速 因為前進的力量被轉成 往上飛的動力
相反的圖下的飛法是示範比賽高速過土坡的方式 跟上面抽高的最大的差異 就是 起跳的時候 身體不Pump 雙手也不抽車 全身像是一塊海綿一樣 把起飛土坡的起伏吸收掉 車子只會低低往前走 這樣速度幾乎不太會損失 前進的力量 幾乎沒有被轉成向上飛的動力 通常用這種飛法車手不會等到峰頂才起跳 會提早還沒到土坡的頂端就先跳 這樣才能把高度壓下來 相反的如果車手想飛很高 務必要車子的後輪推到土坡的頂端射出去 才有辦法把高度飛出來 車手應該兩種飛法都要熟悉 兩者可以交換使用 依據場地跟騎乘的需求 來決定飛躍的方式

資料來源 teamfreebike

2012 FIXLIFE

XLIFE